上周北馬、杭馬和紐馬賺足跑圈內跑友的眼球。北馬3:00:00總排名985,也就是說今年破3的人數達到了985人,比去年增加了453人,也比今年錫馬增加了245人。很多跑友感嘆,不愧是國馬,天時地利人和,再不PB都要揭竿而起了 彼時,北馬和杭馬男子馬拉松冠軍選手都雙雙打破賽會紀錄,北馬賽場李芷萱、李丹跑進230,何引麗2:34:43完賽紐馬,可謂是路跑圈內的六喜臨門。
2019北馬起跑瞬間(攝影來自風11)
北馬落下帷幕,17號將迎來備受矚目的上馬,不少跑友又在議論上馬破3人數能否突破1000。如果沒有,那是何時?又是哪場賽事?
2018年以前跑進330(3小時30分)就是大神,短短2年時間,300(3小時)門檻就已成為大神和普通跑者的界線。馬拉松的蓬勃發展的確促進和提升了大眾跑者的競技水平,如今有越來越多的人步入了300行列,叩響了230門禁,沖擊著210。當然,日益增長的跑者也擴大著馬拉松賽事在全國各地的版圖。
2018國內馬拉松賽事版圖
說到馬拉松想必絕大多數人都不陌生了,說到健康中國想必大家都知道它現在是國家戰略。近幾年,中國馬拉松賽事場次的增長和跑者人數可謂是突飛猛進,但相比金字塔結構的美國馬拉松賽事及參賽人員,中國的賽事結構卻呈現倒金字塔結構,并且參與健康跑(5K左右)的人數占比全馬和半馬之和也相差甚遠。由此可知,金字塔底層的普通大眾能否跑起來,是支撐中國馬拉松賽事能否穩健持續發展的關鍵。
中美馬拉松賽事對比
馬拉松的興起帶動了不少人從不跑到跑起來,但更多的還是在追求成績的塔腰和塔尖,龐大的塔底底座人群仍是少之又少。中國從體育大國走向體育強國,實現健康中國,要的不僅是要有體育領域里各個項目中的佼佼者,更要有全民參與。
健康中國需要馬拉松,但健康中國不能只有馬拉松,還需要在基層為馬拉松筑基墻的基礎性工作。“健康中國5K訓練營”便是這樣一支致力于為沒有運動基礎的普通大眾提供專業跑步知識,帶領大家從不跑到跑起來的組織團體,同時致力于為中國的馬拉松人才儲備后備力量。
人民網副總裁 唐維紅(右)
人民網副總裁唐維紅說過一句經典的話: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健康的第一責任人。的確,只有本著對自己負責的態度,在馬拉松賽場上我們才能跑得更遠更久更健康;在生活中,我們才能活出自己的精彩。
5K在長跑領域是一個門檻,過了這個門檻你才能找到快樂的感覺。就像唐維紅第一次在小區內完成5K后意猶未盡那樣,就像毛大慶跑完第一個5K后身心舒暢那樣。越過山丘,揮揮衣袖,便能嘗盡甘霖。
人民體育跑步研究院秘書長、《黑跑》主編 王樂(中)
扎根路跑圈10余年的人民體育跑步研究院秘書長、《黑跑》主編樂樂(王樂老師)在此前“健康中國5K訓練營”媒體座談會上說:“5K訓練營就像九年義務教育,就像我們小學時代的啟蒙老師,這輩子我們可能會忘了大學教授是誰,但永遠忘不了小學的啟蒙老師。“
“健康中國5K訓練營”就是希望如此,做更多人的運動啟蒙老師,一起走在健康之路上。為自己的身體健康,為家人的闔家幸福,為馬拉松的發展,為體育強國夢和健康中國戰略,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。
“健康中國5K訓練營“第一期
最是體育能感人,最是體育能動人,最是體育能育人,最是體育能化人。使命在肩,奮斗有你有我,亦有“健康中國5K訓練營”。